网眼看生态-美丽昆山我见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在2005年首次提出,经过20余年的发展从一个地方性的发展理念,目前已上升为治国理政的核心方略,并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昆山生态环境建设成果有目共睹,蓝天常驻、碧水长流、花香满城,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并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今天由昆山市生态环境局、昆山论坛,有序地组织部分网友实地参观了:1、昆山北区污水处理厂 2、花桥天福国家湿地公园 第一站来到污水处理厂,我们目睹了城市“血脉”的净化奇迹,浑浊的生活污水,经过格栅的初次筛选、沉淀池的静置分离、微生物的吞噬净化,以及最后一道关卡的深度处理,最终变得清澈见底,甚至可以达到养鱼的标准。工程师告诉我们,每一滴回流到河道中的水,都经历了这样一场漫长而精细的“重生”。这背后,是日夜不停的机器轰鸣,是严谨精确的科学管理,它是现代城市生态安全的基石,是“绿水青山”背后不可或缺的坚实防线。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花桥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在汤老师的讲解和实地考察中,我们了解到,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200亩,自2013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到2018年底正式获批,在经过持续的修复和保护,公园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例如,这里的野生动物种类大幅增加,记录到的鸟类已超过200种,成为了苏州市单位面积鸟种数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为了吸引更多的珍稀鸟类,湿地公园还将之前的跑马场变成了如今的鸟类的新乐园............. 从机器轰鸣的工厂到鸟语花香的公园,这一路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优美的生态环境,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它是一场需要科学智慧的“接力赛”。污水处理厂代表了人类用科技力量干预污染、修复环境的“第一棒”;而湿地公园则象征着利用自然之力进行生态涵养的“第二棒”。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治理闭环。 





感谢这次旅程,它让我明白,每一片我们得以惬意漫步的绿地,每一条我们能够放心嬉戏的清流,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努力与坚守。守护绿水青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奔赴,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这场奔赴中的参与者。我是球哥,美丽昆山我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