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山花桥临沪商务中心,前景无限
飞驰的轨交是城市发展的大动脉
串联起了花桥“双中心一客厅”

在上海轨交11号线光明路站周边
一座集商务活力、交通便利、生态宜居
于一体的临沪商务中心正加速崛起
成为花桥打造
“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时尚活力青年城市”的
核心载体
重新定义沪苏边界的城市未来

一轨连沪:
商务地标崛起,重塑城市天际线
临沪商务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始于“轨交赋能”的独特优势,而高端商务楼宇的集群式崛起,则让这份优势转化为不可替代的发展势能。目前,花桥已建成超50万平方米的高端商务楼宇,昆山第一高楼研祥国际金融中心、建滔大厦等标志性建筑环中央公园而立,勾勒出极具国际风范的城市天际线。

257米的研祥国际金融中心
不仅是昆山“第一高度”
更凭借“出地铁即进办公室”的通勤魔法
成为沪苏版图上的亮眼明珠
从上海轨交11号线光明路站1号口出发
即可直达项目3楼大堂
为双城通勤族
打造高效便捷的办公体验

▲研祥国际金融中心
高端载体吸引优质企业集聚
恩斯克投资有限公司便是典型代表
其落户花桥的
中国区总部及研发中心二期项目
已正式投运
为长三角产业创新版图
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未来
临沪商务中心
将继续以光明路站为核心
聚焦“商务时尚、国际风范”
进一步整合办公、休闲、居住功能
让这里成为企业扎根、人才汇聚的商务高地
内外联动:
交通网络升级,激活区域发展动能
如果说轨交11号线是临沪商务中心连接上海的“主动脉”,那么区域内不断升级的道路网络,就是打通发展“毛细血管”的关键。沿沪大道东侧的光明路拓宽工程即将启动,这条“黄金纽带”将串联起商脉、轨交与生活场域,让商务通勤与日常出行更高效。

▲光明路效果图
研祥国际金融中心周边新建道路
也在紧锣密鼓施工中
未来白领通勤、访客往来
将彻底告别绕路
职场效率全面提升

▲研祥周边道路航拍

▲研祥周边新建道路效果图
交通的升级
不止于“通”,更在于“美”
近期
轨交光明路站桥下立柱
悄然完成“华丽变身”
曾经沉闷的灰色地带
被多彩创意涂鸦唤醒
成为城市交通里的一道亮眼风景线
后续
站点下方区域的
景观绿化提升工程还将启动
通过功能与颜值的双重升级
让轨交周边更具吸引力与活力
进一步强化“双城生活”的便捷与舒适感
生态赋能:
公园城市落地,勾勒宜居生活图景
在临沪商务中心的规划中,“商务”与“生态”从不矛盾,反而形成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宜居闭环。花桥将“公园情结”深度融入轨交生活,在11号线沿线串联起16座公园绿地,以“一轨成势”的魄力探路“公园城市”建设新路径。

▲轨交11号线沿线花桥公园布局图
23万平方米的中央公园
是当之无愧的“城市会客厅”
以水、建筑、绿化为舞台
勾勒出动人的自然画卷
成为市民休闲的首选之地


丝竹滑板公园则实现了“闲置地变身活力空间”的蜕变,以“自然生态+文化传承+多元活力”为核心理念,最大化保留现有树林与生态肌理,其建设经验更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2025年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成为青年与儿童共享的活力场。

▲丝竹滑板公园“公园生活季”系列活动

梅浦河海绵公园
化身“会呼吸的绿色细胞”
用调蓄池与雨水花园构建生态基底
既是“自然课堂”
也是居民亲近自然的生态廊道


生态宜居的图景,离不开“水”的点缀与滋养。临沪商务中心正通过一套科学系统的“组合拳”,推动水生态“焕新升级”:以生态治理为根基,以水环境提升为核心,采用“纤维浮动湿地+生态屏障+滨水景观植物+水质提升+景观喷泉曝气设备维护”的综合技术,通过原位生态修复,既有效减少两侧污染水体的冲击,又逐步构建起完善的水生态系统。如今,清水绿岸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为商务中心的品质生活再添一抹灵动与清新。


从“一轨连沪”的商务高地
到“内外联动”的交通网络
从“推窗见绿”的公园城市
到“清水绿岸”的生态画卷
临沪商务中心
以清晰的定位、多元的优势
加速蝶变升级
花桥正按照昆山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沪苏对接桥头堡、时尚活力青年城”的定位,向“打造全国一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目标稳步迈进。

来源:花桥国际商务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