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花桥公桥新村监控夜间"失明",居民安全如何保障?
5月23日,家人发现停放在小区车位上的车辆天窗被砸。由于本人长期出差,车辆使用频率极低,上次用车时间为4月26日,因此具体被砸时间难以确定。家人前往物业保安室调取监控,却发现夜间监控画面模糊不清,根本无法辨识。
当日下午报警后,警方到场对车辆受损情况进行拍照取证。随后,家人前往物业沟通,但现场工作人员以"物业经理休假"为由推诿,声称无权处理,需等到周一。无奈之下,家人只得将车辆停放在物业门口,警方再次介入协调后,物业经理才姗姗来迟。
物业回应令人失望(局部电话录音描述):
问: 物业如何解决车辆被砸问题?
答: "查监控。"
问: 如果夜间监控看不清,如何解决?
答: "那我们也没有办法。"
问: 监控两年前刚改造,理应具备红外夜视功能,为何失效?
答: "这是派出所装的,我们不知道。"(后经派出所民警电话确认,小区监控并非派出所安装)
上述对话全程录音,物业经理的推诿态度令人愤慨。作为国有物业,面对业主财产损失,竟以"不知情"搪塞;监控改造仅两年,夜间却形同虚设,居民安全如何保障?
核心质疑:
监控设备是否按合同清单采购采购、是否按图施工、验收记录是否真实?设备是否符合技术标准(住宅小区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规范)?
物业是否失职? 监控长期失效却未整改,管理责任何在?
居民安全如何保障? 夜间监控"失明",如何震慑不法分子?
诉求:
物业必须公开监控设备采购清单、施工验收文件,核查设备性能。
立即修复或更换失效监控,确保24小时有效运行。
对车辆损失承担相应责任(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并向业主作出合理解释。
小区监控本应是居民安全的"守护者",而非摆设。


当日下午报警后,警方到场对车辆受损情况进行拍照取证。随后,家人前往物业沟通,但现场工作人员以"物业经理休假"为由推诿,声称无权处理,需等到周一。无奈之下,家人只得将车辆停放在物业门口,警方再次介入协调后,物业经理才姗姗来迟。
物业回应令人失望(局部电话录音描述):
问: 物业如何解决车辆被砸问题?
答: "查监控。"
问: 如果夜间监控看不清,如何解决?
答: "那我们也没有办法。"
问: 监控两年前刚改造,理应具备红外夜视功能,为何失效?
答: "这是派出所装的,我们不知道。"(后经派出所民警电话确认,小区监控并非派出所安装)
上述对话全程录音,物业经理的推诿态度令人愤慨。作为国有物业,面对业主财产损失,竟以"不知情"搪塞;监控改造仅两年,夜间却形同虚设,居民安全如何保障?
核心质疑:
监控设备是否按合同清单采购采购、是否按图施工、验收记录是否真实?设备是否符合技术标准(住宅小区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规范)?
物业是否失职? 监控长期失效却未整改,管理责任何在?
居民安全如何保障? 夜间监控"失明",如何震慑不法分子?
诉求:
物业必须公开监控设备采购清单、施工验收文件,核查设备性能。
立即修复或更换失效监控,确保24小时有效运行。
对车辆损失承担相应责任(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并向业主作出合理解释。
小区监控本应是居民安全的"守护者",而非摆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