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艺术藏品展启幕!呈现两岸文化同缘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师”
不仅在戏曲发展史上影响深远
更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纽带

9月9日上午
“一枝独秀 两岸同缘——昆曲艺术藏品展”
在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启幕

作为2025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重要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展品全部由落户巴城的杨守松工作室提供,通过近600件珍贵藏品的集中展示。其中,俞振飞中山装、沈传芷均孔笛、周传英手抄工尺谱等80件今年从台湾回来的昆曲艺术品,也在这次展出中首次与观众见面。生动呈现了昆曲艺术的深厚底蕴与两岸文化交融的感人故事。


自2005年退休以来,杨守松先后出版《昆曲之路》《大美昆曲》《昆曲大观》等昆曲专著6部11卷,共计300万字,其中《大美昆曲》获***“五个一工程”奖。


近10年间,他致力于昆曲文献与实物的抢救性收藏,累计藏品达3807件,包括清乾隆以来的昆剧古籍版本47种430册。这些藏品中还有1189件藏品来自台湾,或由台湾同胞捐赠,充分体现了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记忆与血脉情深。



“昆山之路”和“昆曲之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昆山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是其底气所在。

日前,江苏省政府印发《江苏省持续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计划提出实施六大行动、22项重点任务,明确指示要做靓“水韵江苏”特色文旅名片,持续办好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等品牌活动,梳理挖掘特色地域文化原创IP。
昆山作为昆曲的故乡,充分发挥昆曲发源地的文化优势,传承弘扬昆曲文化。自2018年起连续六年成功举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建立全国第八个专业昆剧院团——昆山当代昆剧院,创新设立江苏首个县级戏曲类基金会“昆山昆曲发展基金会”,多领域推动戏曲文化的创新性传播。
举办“家门口赏好戏”活动,与社区、商圈、景区共建百戏驿站和流动戏台,打造戏曲文化新空间,融合戏曲演出、戏曲体验、戏曲知识普及等服务,逐步构筑起“转角都是戏”的城市独特文化符号。
创新“百戏盛典艺术云剧场”,正式在优酷、B站专区上线运营,系统整合昆曲、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等上百个戏曲剧种的经典剧目与精彩片段。标志着戏曲数字化推广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数实结合、市场接轨”的云剧场建设步入新阶段。


▲打开优酷平台,搜索“百戏盛典云剧场”即可进入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B站平台“百戏盛典云剧场”
百戏盛典已成为昆山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所到之处皆掀起戏曲热潮。依托戏曲百戏博物馆,昆山推出“一枝独秀·两岸同缘——昆曲艺术藏品展”等专题展览,融汇文献、服饰、乐器、手稿等多类展品,全方位展现昆曲艺术魅力,使观众沉浸于戏曲艺术之美。


展览时间
9月9日起
周二至周日9:30—17:30
(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最后入场时间为16:30
(16:30停止进馆,17:30闭馆)
展览地点
戏曲百戏博物馆
来源:昆山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