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产市场好像又开跌了...
2025 年 10 月全国楼市 “止跌回稳” 进程遇阻,核心指标全面下滑,调整压力超预期释放,二手房、次新房受新房冲击加速下行,“十五五”对地产无增量表述。
1. 销售:降幅扩大至年内峰值
单月成交:百强房企新房销售额同比骤降 42%,创年内单月最大降幅
累计表现:1-10 月累计成交同比下跌 16%,10 月成为全年表现最差月份
行业特征:各梯队房企销售门槛均降至近年最低,TOP100 房企门槛同比降 23.4%
2. 供应:量能收缩至年内次低
供应数据:新房供应量环比大降 51%、同比减少 21%,仅高于 2 月水平
房企行为:拿地开工意愿低迷,“不敢多推盘、不愿拿地” 成为行业主流策略
库存影响: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突出,全国库存去化周期维持高位
3. 土地:极度分化且溢价率创新低
成交规模:全国经营性土地成交金额环比降 20%、同比降 35%,建面环比降 13%
市场特征:平均溢价率仅 2.7%,创年内新低,非核心城市地块流拍率约 5%
分化表现: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现高溢价地块,非核心城市持续遇冷
4. 新房:成交加速下滑
成交数据:新房成交同比下降 36%,仅环比微增 1%
城市分化:一线城市政策宽松未达预期,二三线城市深度调整
价格压力:全国商品房价格下行压力持续,同质化供应问题凸显
5. 去化:整体降温,上海高端盘弃号严重
去化率:30 城新房整体去化率仅 37%,市场承接力不足
重点案例:上海高端盘出现罕见弃号潮,核心地段优质项目难改颓势
需求端:劳动力市场压力与收入预期谨慎抑制购房意愿
6. 二手:表现严峻,量价齐跌
成交数据:单月成交同比下降 23%,环比降幅达 11%
价格表现:以上海为例,近八成二手房成交价低于挂牌价 5% 以上
市场地位:虽对新房替代效应增强,但整体交易规模仍呈收缩态势
7. 二手影响:改善类次新受新房冲击最大
核心冲击:次新房因新房同质化供应、价格优势减弱遭分流
需求转移:购房者更倾向 “所见即所得” 的二手房,但改善需求受抑制
结构变化:二手房占比提升至 64.93%(杭州 1-9 月数据),但改善型交易萎缩
从政策角度分析,十五五” 明确从 “增量引擎” 转向民生保障属性,无增量表述
市场预测销售额或从 12.4 万亿元降至 7.7 万亿元。
1. 销售:降幅扩大至年内峰值
单月成交:百强房企新房销售额同比骤降 42%,创年内单月最大降幅
累计表现:1-10 月累计成交同比下跌 16%,10 月成为全年表现最差月份
行业特征:各梯队房企销售门槛均降至近年最低,TOP100 房企门槛同比降 23.4%
2. 供应:量能收缩至年内次低
供应数据:新房供应量环比大降 51%、同比减少 21%,仅高于 2 月水平
房企行为:拿地开工意愿低迷,“不敢多推盘、不愿拿地” 成为行业主流策略
库存影响: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突出,全国库存去化周期维持高位
3. 土地:极度分化且溢价率创新低
成交规模:全国经营性土地成交金额环比降 20%、同比降 35%,建面环比降 13%
市场特征:平均溢价率仅 2.7%,创年内新低,非核心城市地块流拍率约 5%
分化表现: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现高溢价地块,非核心城市持续遇冷
4. 新房:成交加速下滑
成交数据:新房成交同比下降 36%,仅环比微增 1%
城市分化:一线城市政策宽松未达预期,二三线城市深度调整
价格压力:全国商品房价格下行压力持续,同质化供应问题凸显
5. 去化:整体降温,上海高端盘弃号严重
去化率:30 城新房整体去化率仅 37%,市场承接力不足
重点案例:上海高端盘出现罕见弃号潮,核心地段优质项目难改颓势
需求端:劳动力市场压力与收入预期谨慎抑制购房意愿
6. 二手:表现严峻,量价齐跌
成交数据:单月成交同比下降 23%,环比降幅达 11%
价格表现:以上海为例,近八成二手房成交价低于挂牌价 5% 以上
市场地位:虽对新房替代效应增强,但整体交易规模仍呈收缩态势
7. 二手影响:改善类次新受新房冲击最大
核心冲击:次新房因新房同质化供应、价格优势减弱遭分流
需求转移:购房者更倾向 “所见即所得” 的二手房,但改善需求受抑制
结构变化:二手房占比提升至 64.93%(杭州 1-9 月数据),但改善型交易萎缩
从政策角度分析,十五五” 明确从 “增量引擎” 转向民生保障属性,无增量表述
市场预测销售额或从 12.4 万亿元降至 7.7 万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