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突发心跳骤停,昆山中医院多科合力创造新生机

呕血4小时,胃镜止血初见成效
80岁的张老伯(化名)21日因“呕血4h”被家属送进医院急诊科,自诉有“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手术”病史8月余,术后一直在吃抗凝血药。
急诊抢救室接诊后立即化验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61g/L,已临近重度贫血,紧急送往胃镜室,经脾胃肝胆科胃镜检查:胃角见一较深溃疡灶,大小约0.6cm,血管头残留,电凝钳移除血凝块后,见喷射样出血,热凝钳电凝止血后,喷射出血停止,2枚钛夹加固创面,其旁仍见缓慢渗血。

▲ 治疗前

▲ 治疗后
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全力组织抢救
止血
输血
扩容
补液
……
外一科会诊
建议紧急住院手术治疗
当日做好术前准备送至手术室,手术还没开始,心电监护发出报警,心电显示一直线,患者呼吸心跳骤停——缺血性休克!
外一科顾卯林主任团队、血管外科姜坤主任团队、麻醉科乔世刚主任团队及护理团队通力合作,立即实施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电除颤等一系列抢救措施,患者恢复自主心律,跟家属充分沟通后,入lCU继续治疗。
经多科会诊,血管外科建议行血管造影+栓塞术,造影示胃左、胃右动脉分支出血,行栓塞术,手术顺利。
考虑后患,外科手术根治
12月25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为解除患病根源,防止栓塞血管再次破裂,外一科完善心肺功能等检查后,排除禁忌症,2024-1-4行胃大部切除术,手术顺利,2024-01-17顺利出院。
外一科顾卯林主任表示:“在生命面前,哪怕病人只有仅仅的一丝希望,我们的医生也永不放弃。平时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应注重观察大便颜色,定期胃镜检查,避免耽误病情。”

科普延伸
什么是胃溃疡?
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较女性多见,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具有一系列的防御和修复机制,当某些因素损害这一机制才可能发生胃酸/胃蛋白酶侵蚀黏膜而导致溃疡形成,近年研究表明幽门杆菌和非甾体消炎药是损害胃和十二指肠黏膜黏膜屏障从而导致溃疡发生的最常见病因。溃疡侵蚀周围血管可引起出血,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并发症,也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病因(约占所有病因的50%)。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
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日常预防

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尽量吃经过高温加热的熟食,生吃瓜果蔬菜时洗净、去皮。
注意口腔卫生:提倡餐后刷牙漱口、定期更换牙刷,定期消毒杯具。
定期体检:已有家庭成员感染的,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其他成员阳性率很高,应及早防治。
感染者积极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有家族聚集现象,所以感染者需积极治疗,避免感染其他人。
保持愉悦心情。
饮食预防

分餐、公筷:集体用餐时提倡分餐制、公筷制,餐具注意消毒,避免接触感染。杜绝家长将食物嚼碎后喂给宝宝。
避免吸烟、饮酒,不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饮食要营养丰富,细嚼慢咽。
杜绝吃生肉。
其他预防

消化科和内镜室等部门的医务人员应做好防护措施,做好消化内镜的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目前尚无成熟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
昆山市中医医院外一科介绍
历史回眸
科室于1985年与医院同步创立,起初归属于普外科,上世纪90年代肝胆微创外科独立成科,系昆山市重点专科,主要以各种肝脏、胆道、胰腺和脾脏疾病诊断和手术治疗为重点,以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为特色的专科科室。
科室现状与人才梯队
科室现有专业医护人员30余名,其中医生12名,护士21名,副主任医师4名,本科4名,硕士7名,博士1名。以中青年骨干医生为主,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教研能力。
医疗工作能力
科室年门诊量20000人次,年出院病人近3000例,手术人次1800例,各项指标均在同城名列前茅。最早使用中药外敷促进切口愈合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相关科研项目多次获市级奖项。科室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驱动”和“科技创新成就卓越外科,精致优护缔结医患真情”的技术创新发展理念和优质服务理念,高屋建瓴,长远规划,不断累积和提升外科技术。
坚持重点病种和核心技术同频共振,良性循环。目前,科室微创技术不仅用于胆结石、胆总管结石、各种疝气、阑尾炎等常见疾病,还在胃肠道恶性肿瘤、部分肝切除、胰体尾切除、巨脾切除术等四级手术中广泛使用。同时,门高症断流、规则性半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PD)等肝胆胰复杂疑难病种的手术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均能全面开展。
人才为本,人才盛则科室兴。科里有较多的硕博人才储备,定期选派人员前往上海三甲医院进修。年完成论文6到10篇,科研课题课题数项,《miR-96对肝癌干细胞的调控及机制研究》《基于表观遗传调控探讨清热化瘀解毒方对晚期结肠癌全基因组CpG岛甲基化的作用研究》等。
来源:昆山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