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1922年,一群在上海生活的洋人前往玉峰山游览时所见

10小时前 聚焦昆山 打包四了

1922年4月30日,是一个星期天。一群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英国人利用假日前往50公里外的昆山游玩。本组图片记录的便是他们这一段的游览经历。

水路

1923年4月29日,摄影师和一众朋友从上海出发,沿水路西行前往昆山。这是他们第二天清晨即将到达昆山时所看到的景象。两条小木船沿着蜿蜒的娄江向前驶去。

繁忙的河道

娄江上的航船,非常拥挤。河岸两边是临水而建的民房。娄江是昆山的母亲河,是当时物资转运的重要水道,也是古代文人乘船游览江南的必经之路,

古牌坊

昆山古城墙外的一座石牌坊,这种牌坊多为贞节牌坊,是古代为节烈女子所建,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出现了倾斜。周围荒草丛生。远处的山顶处是华藏寺以及凌霄塔。

华藏寺

坐落在昆山玉峰山顶西峰的华藏寺,山门之前是长长的石台阶,一名男子拾级而上。七层的凌霄塔十分壮观。

稍晚时期

这张照片拍摄于抗战期间。从玉峰山下的道路上远望凌霄塔,此时的塔尖已经不见。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昆山遭受日军飞机的轰炸,正在修缮中的凌霄塔因此停工而成为一座平头塔。

合影

一群洋人在山脚下的合影,男人们西装革履,女子都穿着水兵服,彼此之间看上去很亲昵,但年龄搭配却是怪怪的。

城墙

一名男子站在山坡上。远处是昆山的老城墙以及城墙之外的田野。其他同伴正在城墙边休息,可以看到树林中两个高大的石柱。

女子

在同一面山坡上几名女子和合影。在画面中依旧可以看到那两根石柱,但视野中的树木更为繁茂,只是树木都还很小,似为刚种植不久。

玉峰山

两对男女在玉峰山上的合影,玉峰山因山体形似马鞍又被称为马鞍山,山上怪石嶙峋,树木葱郁,有 “真山似假山” 之美誉。

休息

从这张照片看,他们这次一日游的队伍人数不少。这是在山间休息时候的合影,女子们半躺着照相的状态颇有些恣意妄为的感觉。

午睡

几名女子在玉峰山下一片树林里午休。图片注释为:“与世隔绝” 。和喧嚣的上海相比,这里的确像一片环境幽静的世外桃源。

返程

洋人在昆山火车站等等待火车拍摄的一张照片,一群人站在站台上,身后不远处是一座木制的天桥。昆山火车站始建于 1905 年,是沪宁铁路(上海至南京)沿途的一个站点,

第二次来

有意思的是,1922年底,摄影师带着一众朋友再次来到昆山玉峰山,也许是因为此地风景太让人流连忘返的原因吧。

城外

这一张照片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古城墙和城外的河流、河流上的桥梁。昆山的筑城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元朝时所筑的土城,东起城河,西起仓基河,南起正阳桥,北至马鞍山北麓 。

城墙上

两名女子坐在城墙上休息。嘉靖十八年(1539 年)二月,因沿海的倭寇猖獗,昆山修筑起了坚固的砖砌城墙。也就在1922年,昆山的城墙开始陆续被拆除。

照相

在画面中再次出现了那座古石坊,不过这次他们并没有老老实实地观赏,而是爬到了石坊上拍照。说好的素质呢?

上山

从玉峰山顶上俯瞰山下,一男一女两个洋人站在陡峭的登山小路上。山脚下是广袤的田野和蜿蜒从城墙。

妙峰塔

位于玉峰山东峰上的妙峰塔,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因此被称为治平幢,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子孙塔。1957年3月,这座塔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十年后被拆毁。

石像生

一名系着围巾的女子侧身坐在一座石马的背上,身后还有一座残损的石翁仲,说明附近有一座古人墓。玉峰山上有刘过的墓葬,他是南宋著名的豪放派爱国词人,与陆游、辛弃疾都是好友,不知这些石像生是不是立在他墓前的。

田边

女子们坐在一片菜地前休息,其中两名女子手里还拿着刚才从山上折下的花枝。对于久居都市的她们来说,这或许就叫乡村野趣吧。


来源:风吹草语


已有0人打赏

已有0人打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领红包

每天看看帖,就赚牡丹花,免费好礼立即入手。

打赏
0人赞

推广

部分评论
今日热门
  • 盛夏与七月撞了个满怀,敬七月的清欢,盛夏 ..

    飞鱼儿岛主

    25
  • 周三愉快! #每天一条昆友圈##7月,你好## ..

    快乐老儒儒-1

    24
  • 早安~

    飞鱼儿岛主

    23
  • 人生如旅途,一边再见,一边遇见,早安朋友 ..

    拆南墙

    21
  • 早上好!#你今天运动了吗##昆山有哪些美景 ..

    刹那间的爱

    21
  • 来了来了,早上好啊! #每天一条昆友圈##7 ..

    快乐老儒儒-1

    21
  • 早安!#我的碎碎念#

    夏晨东

    21
  • 听见花开

    21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精彩活动更多
论坛服务
触屏版 / 电脑版

other
马上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