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声声暖邻里!这个实践站的“雅韵”出圈了
昆山坚持守正为要、创新为贵、实践为重,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努力走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昆山之路”。
用“一个好阵地”
“一个好站长”
“一个好故事”的形式
向观众传递文明理念
引导大家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
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本期《文明实践月月讲》走进
千灯镇炎武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探寻文明实践在这个暖心家园
如何织就幸福锦图


“徐允同昆曲工作室”是实践站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阵地。孩子们在昆曲老师的带领下,从唱腔到动作、从理论到舞台,一步步走进昆曲的世界,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炎学堂”品牌活动开展非遗传承、亲子教育、红色宣讲、科技科普等多元主题系列课程,让文明实践“主动端菜”、精准服务。


“民星志愿者”汤小英阿姨二十五年来初心不改,服务超千人。如今,以她为核心的“民星工作室”已吸引40余名志愿者加入,提供家政、义诊等常态化服务。
“敲门嫂”志愿服务队探望高龄老人1600余次,了解老人的实际需求,送上一份温暖的陪伴。她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服务邻里,真正实现了“服务零距离”。


实践站创新推行“五线共议”工作法,将居民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从树木修剪到车位新增,从环境整治到设施优化,每项民生实事都通过民主协商落地。同时,构建“菜单式”服务体系,将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延伸至志愿者站、农家书屋、暖心驿站等阵地。


炎武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正以最贴心的行动
生动诠释着
“文明”的内涵与“家园”的温度
在这里
每个人既是文明的践行者
也是温暖的受益人
来源:昆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