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发表于: 07-31
, 来自:广东省0==
美学心得(第二百八十集) 罗国正 (2025年7月) WE0}$P: 2Zy_5>~ 3300、写文章时能选出最佳的概念表达,就是一个抽象审美过程。由众多的最佳概念组成一篇优秀的文章,常常是一个复杂的形象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过程。 D}-o+6TI? %;7.9
% 3300A、在关于“宇宙大爆炸”的理论中,他们的意思是讲“整个宇宙”的大爆炸时期,还是天文望远镜所及、或天文学家所思及之处呢?宇宙是无限大的,怎么可能是“整个”的呢?如果理解为“整个”,就等于将宇宙理解为有限。我们只能说,人类所观察到、或研究到、或推理到的宇宙那个部分出现过“大爆炸”的时期,这时期的部分之前、之后、之外,不存在“大爆炸”。 z5'ZN+ k}GjD2m 3301、现代佛学学者、美学家吕澂(1896-1989),是江苏丹阳县人。长期研究佛学、美学,并长期从事这方面的学习、教育、编辑、注释、著述工作,学术成果丰厚,尤其在佛学研究方面,具有崇高的地位。在美学上,他也受西方美学思想,尤其是德国学者摩伊曼的影响较深。下面介绍他的主要美学观点: o+NMA
( 1、他认为西方古典美学,是从笼统的概念出发,建立一种形而上学的美学。 mb&lCd^- 2、现代美学主要是“经验美学”或“科学的美学”,或可为美学心理学和非心理学美学。分别遵循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共同特点是“美的态度”,据此则认为美感不是纯粹快感。其中主要的特点是在物象上的体验到自身的感情,即“感情移入”的现象。 wq UQ"d 3、强调美感是基于生命“最自然又最流畅的开展”,与“静观”不可分。 -OrR $w|
e 4、艺术作品是美感的实现。 +]c/&Xo! 5、艺术显示了生命的普遍意义,具有社会性。 WSRy%# 6、“美”或“美的价值”只是狭义和广义之分。 PY?8[A+ 7、美学“是一种科学知识”,“是一种精神学”,“是一种价值学”,“是一种规范学”。主张参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学习、研究美学。 3)3Hck
8、美的价值特质分为四:一、美的价值必属于物象。二、美的价值必与物象的效用价值有别。三、此物象必须表现出生命或人格的价值,又赖于感情移入的作用。四、要想体验到美的价值,须要取美的观照,这与伦理观照有别,其态度专一于对象之内。 KF+mZB 9、凡从人们最自然的“生”,观照的、表现的、最广社会性的、有普遍要求的人生的事实价值,都是最美的。 ld.7`) 吕澂的理论见解,给我的印象是:博学多才,头脑清醒、思路明晰,在分类上也较为有条理。但他的一些美学观点,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例如,他没有将美是人的美感、审美疲劳、美是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作出清晰的表述、认真研究,这样就很难将美学问题更合理地展开。他认为普遍要求的人生价值,都是最美的。而事实并非如此,不少普遍要求的人生事实价值是没有美感的,无论在生理上、还是思想上,都存在不少没有美感的现象,就更不用说“都是最美的,”。有些有价值的东西,是又脏又臭的。也就是说:有价值是不等于美。价值与美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当然也存在很多有价值的事物是美的。所以,必须辩证地看待价值与美的关系。 qe?Qeh(!X +Gow5-( 3301A、信息或数据是不可避免地不对称存在于现实之中。因为人与人、人群与人群、机构与机构的不同经历、知识结构、地域、专业、层次、利益、获取渠道、高科技装备等的不同,各自利用自己的优势去获取所需。信息、或数据有公开、有保密。保密又分不同的密级,各自都有天然的、或人为的护栏。越过界限去搜集信息、或数据,通常都被视作不正常的行为,或被禁止、制裁。所以,人在这方面须进退有度。没有足够的信息、或数据,很难进行精准的审美判断,更难做出正确决策。在缺乏信息、或数据的情况下,人的感觉、审美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历史和现实太多例子证明了这方面的问题。信息、数据的公开与保密的程度,常常是与利益、关系、感情、尊严等相联系。 % #u.J
l;OYUq~F 3301B、今天莫名其妙在脑海里冒出了四句话,有点像偈语,特记录下来:
[>f]@> 万物归尘土, #Q}_e7t 众心不例外, )n( Q 本来物自动, UP2}q?4 无须多感慨。 F?9SiX[\ yYY Nu` 3302、以时间为重要价值尺度、审美标准之一是事业走向成功的必备方法。保存、发展好本体、或主体,就有走向胜利的希望。对于个人来讲,主要在锻炼好身体,使之身心健康,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运用好价值和时间的重要方法。 L;S}s, 2x qy
,"X)^# 3303、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下,中国文化中真、善、美内容将会迅速提升存量空间与外溢的速度、深度和广度。 ?n.)&ZIx0 qNxB{0(D 3304、有争议的传奇式人物,现代画家、现代美术教育家、中国新艺术运动的拓荒者刘海粟(1896年3月16日-1994年8月7日)是江苏武进县人。他六岁起读私塾,已极喜爱书画;10岁进常州绳正书院学习;1910年,他在家中青云坊办起图画专修馆,亲戚家的几位女孩子报名,他和姐妹们一起临画、写生和学习;就在14岁这年,他到上海入周湘主持的布景画传习所学西洋画。1912年,才16岁就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立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美术学院,名为上海图画美术学院,后易名为上海图画美术学校、上海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门学校,1914年秋任该校副校长。1919年7月始任校长,并确立了创立美术教育史上多个“第一”,如首创男女同校、增加人体模特、旅行写生的教学方式等。正因为有开创性,也引起不少争议。1918年,他22岁时,受邀到北京大学讲学,并第一次举行个人画展,接连收到蔡元培、郭沫若等称赞。1920年,他24岁,作为中国新艺术界代表,赴日本参加帝国美术学院开幕大典。他的油画作品受到日本画坛重视,被称为“东方艺坛的狮”。1929年至1931年赴欧洲进行艺术考察。他曾任教育部新学制艺术科课程纲要起草员兼审核员。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是南京艺术学院一级教授、院长、名誉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被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被巴黎大学教授路易•拉洛拉称为他为“中国文艺复兴大师”。从1953年至1994年,刘海粟的主要精力放在艺术创作上。1979年,他获得平反后,***几经周折为他举办了书画展。1985年,多个省市相继为他庆贺90华诞,电视连续剧《沧海一粟》正式开拍。他一生喜爱写生,曾到黄山八次进行写生,其中一次是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上黄山。到生命的最后期,他很在乎《刘海粟美术馆》(成立于1995年,是我国首座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省市国有美术馆,座落在上海虹桥开发区)的建设,此外,刘海粟故居所在地江苏常州也建有刘海粟美术馆。他自小就刻苦练习书法,在中国画、油画、诗词、美术史论等方面都有成就。他是对西方印象派和野兽主义绘画引进和传播的第一批人物,他特别推崇塞尚和石涛的艺术,在融合中西美学、对传统国画进行革新,打造东方审美色彩油画上作出了不少努力,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美术人才。他有曲折多彩,充满故事的一生,享年98岁多,留下大量的作品,赠送给国家也不少。 vg)Z]F=t( 下面将刘海粟的主要美学观点列出: :=*}htP4C 1、“救国之道,当提倡美育,引国人的高尚纯洁的精神,感发其天性的真美,此实为根本解决的问题。” KVN"XqE4 2、“强调美育,提倡美育,在当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必要提高人们理解、鉴别生活、艺术中美与丑的能力,使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感觉完善起来。” [[WF0q 3、提出“无美感即无道德”的美学命题。 !;v.>.lw
4、“爱美既为人人固有本性,苟非误用其美,即可为人尊重,第一、须使社会深知美非专供吾人消遣装饰之用;第二、要使一般业美术的人授以相当学问,从大的广的方面着想,尊重人格,不至误用其技能,明了美育的本旨。” OUI6
ax\[ 5、“造物设此天然之美术的孕育万汇,万汇又熔铸天然之美,以应天演之竞争。是故含生负气之伦,均非美不适于生存,而于人为尤甚。” g\Ak;03n 6、“人为万物之灵,美术思想尤为发达。” 9C/MRmv` 7、“呱呱坠地,既有天然之美感油然而生”,“其聪明才智者,恒利用天然之美的器物而象形”。 v>H=,.`0\ 8、“物穷则变,所穷者美,所变者亦美也。美术之功用,小之关系于寻常日用,大之关系于国家民性。” D<b
I2 9、“表现自我的生命”才有价值。 G(/D
tY] 10、“有生命的人,才配谈人格。生命就是美,就是人格。故物象必待赋于精神或生命的象征时,才能成为艺术。” %?9Ok 11、“我们所谓美固在物象,,但是物象之所以为美,不仅仅在它的自体,而在艺术家所表出之生命,也就是艺术家人格外现的价值。” !77NG4B 12、“一切事物之所以成为美,必具此形式与表现也。” )MSZ2)( 13、“一切自然美、人工美,从其本身言之,绝无何等感情之存在。人工美所表现之感情,亦无非是限于某种约束以表现自我之感情,自然之所以有情,亦为吾将自己之情趣寄托于自然之故。” @E%DP9.I 14、“人体具有美的外在微妙之形式,又具有内在不可思议之灵性,合物质美之极致与精神美之极致而为一体,此人体之所以为美中之至美也。” L[y Pjw:0 15、“凡所谓美,在纯正表现,在让美术的灵感直觉自由生发流露,凡所谓丑,在依假再现,在没有抛开拘泥形实的情感之功利观念。” )#C
mQXgG 16、“世界文艺学,实起源于东方,东方艺学起源中国。” RF?DtNuq 17、“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 L&k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