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这出了个有关汽车充放电的政策。
简单来说,把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拿出来当做“充电宝”,谷价的时候充电,峰价的时候再给电网放电,从而赚取差价。这其实就是个反向充电,这在技术上倒是没有什么难度。
除了网约车,恐怕谁也没有想到,这辈子自己的爱车还能赚点零花钱。
问题是,到底能赚多少钱呢?
根据代理购电工商业用户电价为例,尖峰时段放电价格可达每度电1.2245元,通过峰谷价差测算,居民用户每度电收益约0.85元。
以一辆新能源汽车70度的电量为例,一充一放大概可以赚60元。省吃俭用一点的话,一个男人一天的伙食费有了。如果长远打算的话,一年可以增加收入近2.2万元。10年,就是22万。
就是不知道这个要不要交税,好像还是法律的空白地段。
可是,作为一个新能源车主,你会这么做吗?
虽说现在的车价很便宜,可是一辆新能源汽车最宝贵的就是电池。以目前市场主流的汽车品牌来看,更换电池的价格普遍在6万元-8万元,有些甚至在10万以上。以电池1000次的使用寿命来算,充放电的营收为6万元左右。似乎产出远小于投入,有点得不偿失。
当然了,有些租电的新能源汽车可能是划算的,因为他们完全不需要考虑电池的衰减问题。不过,要是品牌商看到了这个政策,企划部一定加班加点在修改方案了。这个羊毛薅的有点厉害。
说点正面的。有关部门出的这个政策,看似有点不合常理,不过背后也有其无奈。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用电大省。2024年,江苏全年全社会用电量达8487亿千瓦时,比2023年的7833亿千瓦时增长8.35%。参考三峡年发电量为847亿千瓦时,这个数据就显得过于巨大了。
持续上扬的用电数据的背后,是江苏电网负荷增幅全国居首。刨根问底,经济活动与空调使用是主要推动因素,特别是在华东电网,其中空调负荷占地区负荷的37%。这么热的天,大家的命都是空调给的。
好吧。最后还是要问下大家,这个8毛5摆在桌子上,你拿还是不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