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49
, 来自:江苏省0==
9月22日是国际慢粒(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慢粒不再“被定义”血液系统的不治之症,而已经成为类似于高血压、糖尿病的一种慢性疾病。
例如,朱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患者。他今年30岁,因“吃不下饭、肚子胀”前往前往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就诊。检查显示,他的白细胞计数高达正常人的50倍,血液内科完善相关检查,经骨髓穿刺确诊为慢粒。在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后,朱先生坚持规律服药和定期随访,不仅恢复了正常饮食和工作能力,还能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和社会事务,享受与健康人无异的高品质生活。
正因为如此,慢粒也被成为“最幸运的白血病”。
慢粒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在成人白血病中约占15%。
它的发生,是因为人体的9号和22号染色体“错位”,形成了一个叫BCR::ABL的异常基因,这个“坏基因”会导致造血干细胞变成不受控制的白血病细胞。
可以!
靶向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慢粒患者的命运。在疾病的慢性期,通过规范的靶向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长期稳定控制,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成为一种可治、可控的“慢性病”。
但需注意:一旦病情进展到急变期,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
✅ 按时服药
-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点服药。
- 可以用闹钟、药盒等工具提醒自己。
✅ 足量服药
- 严格按照医嘱剂量服用,绝不能自行增减药量。
✅ 定期复查
- 定期抽血检测BCR::ABL基因水平。
- 这是监测疗效和早期发现耐药的最重要手段。
特别提醒:如果出现耐药,需调整治疗方案。
血液病学硕士
擅长:多发性骨髓瘤及淋巴瘤的规范诊治
血液内科副主任,血液病学硕士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血液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贫血分会委员,苏州市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委员,苏州市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浆细胞病、淋巴瘤学组成员,苏州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昆山市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疑难及部分罕见血液病的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