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1524阅读
  • 0回复

[百姓话题]跨越国度的爱与新生丨医路微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721
昆币
12474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33 , 来自:浙江0==

image.png

我是一名产科医生,每天见证着生命的奇迹与家庭的喜悦。在医院里,产科永远是一座亮着温暖灯光的港湾,这里交织着期盼、欢笑与不易察觉的泪水,也承载着生命最初的心跳和最沉的托付。——而有些托付,还裹着跨越山海的重量与文化碰撞的迷茫。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42岁的苏女士,她与丈夫跨越国度相爱,这份爱情的结晶来得尤为珍贵,也尤为坎坷。他们一起在不同的文化语境里磨合彼此的生活习惯,对“家庭”“孕育”的理解,也是在一次次沟通中寻找平衡点。更别提苏女士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最终靠着辅助生殖技术,才在无数个忐忑难眠的夜晚后,盼来了这份妊娠的惊喜。作为一名高龄初产妇,她从怀孕20周起,就一直在我的门诊规律产检。

我一路陪伴着她的孕期历程,渐渐读懂了她笑容背后,那些独属于跨国夫妻与异国孕妈的焦虑,更深深体会着她在生理不适与心理迷茫中的咬牙坚持,也由衷见证着这份跨越国界的爱情,如何支撑着她绽放出超乎寻常的坚韧和勇气。


孕24周

她拿着“糖耐异常”的化验单走进诊室,眼神里充满焦虑和不安。

“毛医生,我这种情况是不是有危险?”她轻声问。

我握住她的手说:“这确实是个挑战,但我们一起面对,一定能闯过去。”

由于中外家庭饮食结构差异,她的血糖控制初期并不顺利。我为她制定了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个体化方案,同时调整饮食结构。

“这个能吃吗?”她指着菜单上的甜点问。

“暂时先和它告别吧,等宝宝平安出生,我陪你一起庆祝。”我笑着回答。

她咬了咬牙,点点头。那一刻,我看到了她作为母亲的决心。希望我的专业,可以帮助她击碎迷茫。

孕39+1周

她满怀信心地住进了病房。可分娩前,她还是紧张得睡不着。

“毛医生,我真的能顺产生下来吗?”她在病房小声问我。

我站在床边,握着她的手,坚定地说:“你的身体条件可以,我们会一直在你身边。你只要相信自己,也相信我们。”

分娩当天

胎心监护出现了早期减速,产房气氛瞬间紧张。

“继续观察还是改为剖宫产?能否分娩镇痛?”助产士看着我。

我再次评估盆底条件,果断说:“先调整体位,给氧,继续密切监测,进入活跃期可以分娩镇痛。”

我握住苏女士的手:“宝宝有点缺氧,我们一起努力,放松、深呼吸,跟着我。”

她额头满是汗水,却坚定地跟着我的节奏调整呼吸。

经过数小时的严密监护,伴着一次比一次更频繁的宫缩,一声清亮的啼哭终于划破空气!

“是个健康的女孩!”助产士高声报喜。

苏女士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毛医生,我们做到了!”


我笑着替她擦去泪水:“是你做到了,你是最勇敢的妈妈。”


产后复查

她坦言,曾因担心严格控糖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但是最终她发现遵从我们的专业指导, 尽管孕期体重仅增长了10kg,却顺利分娩了3590g的健康宝宝。

“谢谢你一直陪伴和鼓励,不然我可能坚持不下来。”

我摇摇头:“是你自己的信任和坚持,才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图片

出院当天

她和先生送我一束亲手制作的长生花。

“毛医生,这花不会凋谢,就像我们对您的感激。”

我接过花,心里涌上一股暖流:“我只是做了份内的事,你们的平安就是我最大的礼物。”一路走来,我努力在两种文化差异间搭建一座安心的桥梁,化解高龄孕产的生理风险,也包容文化差异带来到的心理迷茫。愿小生命见证父母爱情的不易,也铭记每一份坚守背后,对生命最纯碎的敬畏与期盼。



图片


图片


来源: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