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交警公众号里的“文明交通啄木鸟”举报通道,却成了一只“折翼鸟”。
我按提示拍照片、填定位、写描述,一气呵成,却在提交键上反复“卡壳”——不是转圈,就是直接“石化”。换过安卓、换过网络、甚至换过手机号,依旧石沉大海。N次尝试,N次归零,仿佛有人在我耳边轻声提醒:别费劲了,这只是“形象工程”。
北门路、萧林路,早晚高峰就像两条“盲盒车道”:非机动车道秒变免费停车场,七八辆机动车一字排开,把原本的通道啃得只剩半半道。骑电动车,从小区出来通过辅路汇入主路的机动车,一脚刹车、一脚油门,心脏跟着车速一起七上八下。真要是碰擦了,违停车纹丝不动,移动的车却可能背上主责——“谁让你不减速?”一句冷冰冰的认定,足以让守法者怀疑人生。
有人吐槽:旁边就是收费停车场,5块钱8小时。违停的车主舍不得,当然我也舍不得。可再舍不得,也不能把马路当自家客厅。昆山市向来敢为人先,希望下一次当我再次按下“提交”,能看到进度条一路小跑,而不是又一次“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