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
昆山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
正式揭牌启用


作为首个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测试、生产、交付基地,昆山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集试验试飞、停放保养、维修检测于一体,同时也是一站式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基地。其投用将为无人机、eVTOL等航空器研发测试与适航审定提供规范化支撑,也标志着昆山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低空产业生态上迈出坚实一步。
揭牌仪式现场
基地空域传来阵阵轰鸣
峰飞航空研制的eVTOL
在现场完成了悬停、低速巡航
及垂直起降等系列试飞动作
直观展现了基地的实际运行能力
昆山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位于锦溪镇正崴路北侧、白莲湖南侧,总占地面积约64亩,空域面积约24平方公里,可提供覆盖真高600米空域的5G通信、导航、气象等一体化服务,能满足各类无人机企业的多样化试飞需求。相较于部分低空试飞空域仅能覆盖300米以下高度的限制,600米空域让测试环境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数据准确性与参考价值大幅提升。
目前,基地构建了三大功能体系,集约化低空枢纽,提供空域、基础设施及通信气象等服务,可满足垂直起降无人机与eVTOL的试飞需求;数字化安全中枢,通过无人机云系统与监视设备,实现空域内飞行活动“看得见、管得住”,保障运行安全;全流程服务管理体系,提供飞行保障服务,提升飞行计划申报的便捷性。
这一基地的启用,背后是空域管理部门的关心与指导,也是昆山深耕低空经济的深厚积淀。作为全市15条重点优势产业链之一,目前,全市已拥有时代飞鹏科技、峰飞航空、鲲鹏无人机等整机制造企业7家,聚集上下游企业近60家,产业规模近50亿元,累计获评苏州市低空经济领航企业7家。相关企业产品涵盖整机制造、关键零部件、复合材料等方向,终端产品涉及军用级、工业级、消费级无人机,初步呈现“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集聚态势。
市交通局联合市交发集团成立低空经济交通专班并实体化运行。
昆山市首家由国资全资控股的低空经济国有企业昆山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取得经营资质,作为运营单位入驻管理。
经多方沟通协调,基地获批一块真高600米(含)以下、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的独立低空飞行临时空域。
峰飞航空在基地交付全球首架获颁适航“三证”(TC、PC 和 AC)的吨级以上eVTOL——V2000CG凯瑞鸥。
昆山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正式获得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核准批复。
来源:昆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