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主要理论
一、单选题
1.约翰·霍兰德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性向理论。其中社会型的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能够不断结交新的朋友,从事提供信息、启迪、帮助、培训、开发或治疗等事务,并具备相应能力。
2.在施恩的职业锚理论中,自主/独立型职业锚的人希望随心所欲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追求能施展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的限制和制约。
3.挑战型职业锚的人喜欢解决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问题,战胜强硬的对手,克服无法克服的困难障碍等
4.标准化职业生涯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者能够加工所有相关信息,能够做出完全理性的选择,在选择时遵循着效用最大化原则。
5.克朗伯兹将社会学理论引用到职业生涯辅导上,用以了解在个人决策历程当中,社会、遗传与个人因素对于决策的影响。
6.冲动型职业生涯决策风格是抓住遇到的第一个选择,不再考虑其他的选择或收集信息。
7.瘫痪型职业生涯决策风格是接受做决策的责任,但是感觉过于焦虑而不能对决策作出有建设性的工作。
8.萨柏提出了职业生涯发展的五阶段理论。
9.萨柏职业生涯五阶段理论中成长阶段:认同并建立起自我概念,对职业的好奇心占主导地位,并逐步有意识地培养职业能力。探索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进行自我考察、角色鉴定和职业探索,完成择业和初步就业。确立阶段:获取一个合适的工作领域,并谋求发展,这一阶段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周期中的核心部分。维持阶段:开发新的技能,维护已经获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维持家庭和工作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寻找接替人选。
10.金斯伯格提出了职业生涯发展的三阶段理论。
二、填空题
1.人—职匹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①条件匹配,②特长匹配。
三、名词解释
1.人格特性—职业因素匹配理论
答:人们依据人格特性及能力特点等条件,寻找具有与之对应因素的职业的理论。(帕森斯最早提出)
2.职业锚
答: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3.“三三三”理论
答: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输出阶段又分为三个子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而其中再适应阶段又可以分为:顺利晋升、原地踏步、降到波谷。
四、简答题
1.简述职业锚的功能。(P42)
答:(1)使组织获得正确的反馈;(2)为员工设置可行有效的职业渠道;(3)增长员工工作经验;(4)为员工做好奠定中后期工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