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1573阅读
  • 2回复

[随便说说]1943年中报:《由昆山鸭面谈到“懊糟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帅哥离线快乐小噜噜71
级别: 昆山名人

发帖
62085
昆币
101705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07-28 , 来自:江苏省0==
摘抄的对象来自1943年的《中报》,这年的11月18日,《中流》副刊有一篇署名圭年的《由昆山鸭面谈到“懊糟馆”》

懊糟的来历

在昆山当地人口碑中,似乎应该称“懊糟馆”,因为独力支撑店务的女店主,她的面容上整天在表示“懊丧”“糟糕”的不痛快颜色,缘是她总没有和颜悦色对待顾客。有些人知道她脾气的,说她是天性如此,非但不讨嫌她,反而对她表示同情,去帮她在灶下烧火。(恽按:苏州人有俗语说懊糟面孔,意思是面目不展,忧心忡忡的样子,想必这个女店主就是这样的一副面孔。)

店址

她家馆址,开设在北塘街的南端,半山桥的北堍,西塘街的尽东头。

店名来历

一开间门面,并无招牌,她唯一的名号,多数人尊称她“康太”(恽按:民国报纸上有些文章讹作炕炭,想必是谐音误写,但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都认为懊糟面的创始人就是这个康太,而不是别人),所以有些人就称这爿店为“康太面店”——而刁钻刻薄一流人,遂肇锡以嘉名为“懊糟馆”。

懊糟馆的经营情况

“康太面店”,因为只有一个人独力支撑,并无帮忙助手,替她做宰鸭,拔毛,刳腹,涤肠等工作,所以她家并不卖“鸭面”。她终年只预备着“卤子肉面”(恽按:炒肉面?卤肉面?),“鱼面”(恽按:爆鱼面或鱼肉面),恭候顾客。她对于烹调鱼肉,素称能手,同样一碗“青鱼大面”,经她亲炙的,碗面上的鱼油,特别浮起了一厚层,如果你肯帮她去烧一把火的话,她会捡钵子底下面的上好精肉,堆满在面碗上面,表示她对你劳苦功高的特别酬庸。(恽按:她居然是做鱼肉和肉酱面的,真是出乎意料,现在认可的奥灶面一般特征是面汤:红汤,与浇头的关系不大,而这里认为红汤并非懊糟面的主要特征,而特征在于店主的面孔,一笑。历史的吊诡正在这里。)

半山桥的历史

再讲到“康太面馆”(恽按:前作康太面店)所在的这座“半山桥”,是靠近昆山城北门的最高一座桥!过去昆山人赏月都到半山桥,现在变成平桥了。走过桥去,往北上“北塘街”,可以直达昆山之麓(因为山在城内);往西上“西塘街”,可以出“大西门”就是上述昔年“鸭面发祥之地”。在明末清初时候,昆山大文章家归有光的曾孙归玄恭,曾在半山桥头,因讲述崇祯帝煤山殉国惨事,而激愤了桥头一位肉店老板!经不起归秀才向莽屠夫唱了一个长喏(作揖)(恽按:当年读书人身份尊贵,能向屠夫行礼,屠夫大抵会受宠若惊,奋不顾身),明天这位莽屠夫,就手抡大宰肉大刀,在桥面上杀死一个满清制服,刚才莅昆山上任,乘轿经过该处的昆山知县——遂引起历史上的屠城惨剧!因此在整个清代,半山桥作为杀人的刑场,这也算是一点地方小掌故哩!
本帖评分记录
鱼走海哭 昆币 +1 -来自昆山论坛APP 07-28
1条评分昆币+1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帅哥离线快乐小噜噜71
级别: 昆山名人

发帖
62085
昆币
101705 枚
沙发  发表于: 07-28 , 来自:江苏省0==
摘抄就到这里。懊糟面的历史应该不长,就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吧,就由这一个“康太”承载了这面的创始,一人一店,愁眉苦脸的妇人,成了这店这面的招牌,懊糟面在一群刻薄戏谑的顾客口中诞生了,而且还与鸭浇面无关。现在的人已经不认这个康太了,他们另起炉灶找了乾隆游江南来背锅,或者找清末某个肮脏的女店主来作创始人,其实,清代哪有可以独当一面,一个人独立支撑一个面店的女店主呢?抛头露面,允许客人进店帮她烧火,自己既煮面又应付顾客,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奇观。只有在三十年代前后,这样的店这样的景观才有可能在昆山出现,所以我相信懊糟面的历史就是这样,别的说法都是商业竞买中编造的离奇故事而已。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离线假勇士
级别: 昆山名人
发帖
20346
昆币
26175 枚
板凳  发表于: 07-28 , 来自:江苏省0==
历史,真相,自辩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