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850阅读
  • 0回复

[百姓话题]“脑中风”误以为低血糖……专家提醒:延误可致命 | 茧园话健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南栀北辰
发帖
1167
昆币
23431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6小时前 , 来自:江苏省0==

近期,王先生(有糖尿病史)出现“突发头晕、走路不稳”,自认为是“低血糖”。次日清晨,他被发现右侧偏瘫,经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左侧基底节区梗塞。接受紧急取栓手术后,王先生恢复良好并顺利出院。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炎:这位王先生的脑梗,也是人们常说的“脑卒中”或“中风”,医学上最为多见的缺血性脑卒中。它是因脑血管阻塞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临床工作中,常有患者因忽视脑卒中的早期症状,而错过“黄金救治时间”。

脑卒中症状与低血糖症状,似是而非

脑卒中症状与低血糖症状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差异。但两者均需及时处理,以防延误病情。

脑卒中症状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明确指出,出现眩晕伴呕吐、行走不稳等症状时,应高度警惕脑卒中的可能,可通过“BEFAST”口诀来快速识别脑中风症状。

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症状可能包括心悸、心动过速、面色苍白、出冷汗、震颤、手足抖动、焦虑、紧张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反应迟钝、视物模糊、乏力、嗜睡,甚至行为怪异。

张炎:脑卒中症状常表现为局灶性,与脑血管阻塞部位直接相关,病情进展迅速,甚至可能导致持久性神经功能障碍。一旦发生脑卒中,必须立即就医,确保在“黄金时间窗”3-4.5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6-8小时取栓治疗,以最大限度减少脑损伤。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经过卒中中心严格筛选,部分患者的时间窗可延长。


昆山市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卢冰:糖尿病患者不管使不使用药物,都可能发生低血糖。当发生低血糖时,可能伴随饥饿感、心慌、头晕、出冷汗或四肢麻木、乏力等症状,多为全身性症状。若家中备有血糖仪,可迅速测定血糖水平,以确认是否发生低血糖。低血糖症状通常在补充糖分(如糖水或糖果)后,迅速得以缓解。需要提醒市民:如血糖仪检测显示为低血糖,但在补充糖分后症状未缓解、持续加重甚至丧失意识,仍需立即就医。

关注引发脑卒中的隐匿因素

除了众所周知的高血压、高血脂、吸烟、房颤等常见原因,一些隐匿危险因素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夜晚的“断氧危机”

俗称“打呼噜憋气”,患者在睡眠中会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导致身体间歇性缺氧。这种反复的缺氧会急剧升高夜间血压,损伤血管内皮,并促使身体处于炎症状态,增加血液凝固性,是夜间和晨起时发生卒中的重要诱因。

2. 卵圆孔未闭 —— 心脏的“小通道”惹大祸

大部分人在出生后卵圆孔会逐渐闭合,如3岁以上仍未闭合,就形成了卵圆孔未闭,来自静脉系统的微小血栓或空气栓子等,有可能通过未闭的卵圆孔直接进入动脉系统,随着血流到达脑部,堵塞脑血管,进而引发脑卒中。

3. 动脉夹层 —— 血管壁的“内层撕裂”

动脉夹层由于动脉血管壁的内膜撕裂而堵塞血流,撕裂的血管内膜极易诱发血栓形成,血栓脱落便会引发脑栓塞,这是青年卒中非常常见的原因之一。

4. 临界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 —— 被忽略的“温水煮青蛙”

平时血压处于正常高值(如130-139/85-89 mmHg),或在诊室测量正常,但在紧张、工作、夜间等特定时段血压会显著升高。这种长期、波动的血压负荷同样会持续损害脑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硬化,是引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其症状不明显,损害是在“不知不觉”中累积的,危害性更大。

优化急救到治疗的“生死时间链”

不管由于什么原因引发,一旦发生脑卒中,每分钟约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缺血核心区的脑细胞在血管堵塞后5分钟内可能死亡,而部分缺血但没有完全坏死区域的脑细胞若能在黄金时间窗内恢复血流,仍有挽救可能。

张炎解释:脑卒中救治的关键是“早识别、早呼救、早治疗”。在时间窗内及时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延误治疗最佳时间,都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发生脑卒中,市民应做到以下三点,能争取更多治疗时间。

1. 快速识别:出现眩晕伴呕吐、行走不稳等症状时,应该警惕是否发生脑卒中;

2. 立即呼救:拨打“120”急救电话,优先选择具备卒中中心的医院,争取更多时间;

3. 提供准确病史:向医生提供准确的发病时间、既往病史等信息,配合医生快速评估和治疗决策。





专家介绍






张 炎

主任医师

PROFILE

神经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硕士生导师

江苏省卒中学会头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脑血管病现代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苏州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头痛眩晕学组副组长,昆山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昆山市高层次卫生人才


专家介绍






卢 冰

副主任医师

PROFILE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科室副主任,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程导师,昆山老年医学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全院血糖管理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基层学组成员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诊治



来源: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