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桥回忆起:昆山植物油厂(油脂化工厂)。
昆山油厂是无锡轻院、郑州粮院、武汉粮院三大院校油脂专业的实习基地。
生产厂长徐则林总工1969年毕业于郑州粮食学院油脂工程系,堪称油脂界的一颗光耀夺目的油脂天才。
一、昆山油脂化工厂的起源
民国22年(1933年)上海新祥机器厂的老板无锡人张荣林的儿了张文法在昆山东门外白塔头创办了厚生油厂,张荣林原是盛宣怀独资创办的大德机器榨油厂机锻工场工人,张荣林与朱志尧合资创办的新祥机器厂,1925年制造出动力螺旋榨油机一台、轧坯机9台,成为榨油机专业制造厂。(参见:上海近代机器榨油工业之发端)为方便推销设备、培训技工,在上海附近水陆交通便利的昆山建了这家机器榨油厂。厚生油厂当时全部设备有水压机元车24台,40匹和24匹引擎各一台,一吨锅炉一台,32×36和28×32的轧坯机二台,大平筛一台,经营单一的大豆榨油业务。所产油饼,颇受欢迎。以“发”字、“达”字牌号的豆饼畅销苏州、上海及福建、广东、并远及南洋。
抗日战争爆发,该厂遭日军严重破坏,机器被毁,存货被掠贻尽,损失重大,生产停顿。民国28年勉强恢复豆油生产,但开开停停,生产极不正常。民国30年张文法的同乡无锡申新纱厂老板唐兴海,购置二台五吨螺旋榨油机,开设永成油厂,单一生产菜籽油。处理后运往无锡,常熟唐兴海自已的纱布厂里作润滑油之用,抗战胜利后,润滑油供应缓和,1947年永成油厂宣告停业,设备由张文法迁至苏州开设祥生油厂。
抗战胜利后,因内战交通受阻,运输困难,原料采购不易,开工亦不足。张文法在昆山开办厚生油厂是原本为了推销榨油设备和培训技工的,所以工厂发展不快,后与上海资本较大的沈元来桐油号(桐油大王沈瑞洲)合伙经营,但也不如意,工厂长时间处于半停工状态,二人都有意转让。1945年初,沈元来的代理人杨树三在上海遇到常州协丰油厂的高级职员张葆良,谈起此事,张葆良便合伙在常州油厂的张子良、朱莲馨等人和常州同乡糜仁泰、陈秉坤、许干芳、陈厚田及无锡朋友周若溪、张文德等人,经过半年多时间,筹集了6000石大豆的资金,租用了原厚生油厂陈旧、破烂的全套榨油设备和19亩2分3厘的厂基,7526平方厂房,又从常州油厂招收了一部分熟练工,全部职工人数80名,于1946年2月正式开工投产,定名“同丰油厂”。产品也是单一的大豆榨油。生产方式是双箍草包,当时把净重50市斤的光边豆饼印上“昆山仁记”牌号,远销上海、松江、汕头、台北;另一种净重46市斤的毛边豆饼,印上“昆山元记”牌号,销售给本县及邻县太仓.常熟。
昆山解放前夕,该厂又因战争原因,停产两月余。解放后,经人民政府鼓励与支持,1949年6月便恢复生产,产量倍增。
1958年更名为公私合营昆山油脂化学厂。昆山“同丰路”怎么由来?也是跟油厂有关哦!
[ 此帖被快乐小噜噜71在2023-10-17 17:4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