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快结束时,嫂子突然跟我商量,说要把我的房间收拾出来,改成侄子的房间。她说我以后只有寒暑假才回家,房间空着也是浪费,让我回来时跟侄女挤上下铺就行。
我当时一下子就懵了,那间房从小学到高中,摆着我的书桌、书架,墙上贴满了我的奖状和喜欢的海报,衣柜里挂着我一年四季的衣服,连书桌上的台灯都是爸妈送我的中考礼物。它不只是一间空房间,是我放学回家就想扑进去的小天地,是不管我在学校受了多少委屈,回来关上门就能安心的地方。
我问嫂子:“那我以后回来住哪?”她说的“挤一挤”,在我听着就像“你的地方不重要”。我知道家里人多,侄子侄女需要更大的空间,可为什么偏偏是我的房间?难道就因为我以后不常在家,我的“家”就可以被随便换掉吗?或者先让侄女住我的房间也比直接改造给侄子好呀! 我没忍住哭了,跟爸妈说感觉自己像个外人,以后回家连个属于自己的角落都没有了。他们好像也觉得为难,没说我对,也没说嫂子错,可我心里堵得厉害。开学离开家的时候,看着那扇熟悉的房门,想到下次回来可能就不是我的房间了,眼泪又忍不住掉下来。我不是不懂事,只是好怕,怕那个从小长大的家,慢慢就没有我的位置了。
十八岁这年,好像一夜之间被推着长大了。家里的难处,我都看在眼里,不怪爸妈的左右为难,不怪哥哥嫂子的现实考量,只是那个从小住着的房间,成了提醒我“要靠自己”的信号。往后的日子,心里揣着股劲就好:在学校把书读好,闲时找份兼职攒点底气,不为别的,就为毕业那天能昂首挺胸地奔向大城市。哪怕一开始只能租个小单间,哪怕挤地铁、吃简餐会辛苦,也好过困在原地纠结。
至于老家,藏着爸妈的养育之恩,过年过节该尽的孝心不会少。但属于我的出路,得自己一步步走出来——靠知识攒能力,靠双手挣安稳,在能自己说了算的小天地里,把日子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