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问】“8块钱只能跑30公里”:当电动车充电桩价比油价,小区为何仍对“家门口充电”说不?
> “4小时8块,折下来1度电2块6,比给特斯拉充电还贵!”
昆山论坛·聚焦昆山|记者 小K
一、一张账单引爆的“电车焦虑”
“空电到满格最多3度电,公共桩却要8块钱,等于每度2.6元。”网友
@老王 把电动自行车充电账单晒到昆山论坛,短短半天阅读量破5万。对比数据更扎心:
- 家用220V居民电价:0.52元/度
- 公共慢充桩(汽车):0.8-1.2元/度
- 公共电动车桩:折算2.6元/度,直接翻倍还多。
“我汽车充40度才30块,小电驴3度就收8块,合理吗?”跟帖里,大家把矛头对准了“高价电”背后的真正堵点——为什么小区不让用自家电表给电动车充电?
二、市民“灵魂五问”
1. 1-3度电的小车,为何要按“时间”而不是“度数”收钱?
2. 1小时2元、4小时8元,定价经过听证了吗?
3. 自家电表零火线拉到车库,技术难度几乎为零,物业为何一律说“NO”?
4. 若为了安全,为什么不见统一配备自动断电、喷淋、独立烟感?
5. 若为了“利益”,高价差究竟进了谁的口袋?
三、记者实探:一样的电,两样的价
地点:昆山某交付10年小区
现场:
- 地下车库B区,公共充电桩运营商“充”已布设30个插座,扫码价“2元/小时,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四、部门回应:安全是“第一道门槛”
市消防救援大队负责人表示,去年全国因电动车充电引发火灾超1.8万起,死亡90余人。“多数事故发生在夜间入户充电、飞线充电。”
- 政策依据:2021年《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37条——“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充电”。五、算账:谁在赚差价?
以1台桩日均20次、每次4小时计:
- 日收入:20×8=160元
- 日电耗:20×3=60度,成本约60×0.7(平均商电)=42元
- 日毛利:118元,毛利率74%
一台设备成本约1200元,10天即可回本。网友质疑:“这到底是惠民工程,还是稳赚不赔的圈钱生意?”
六、他山之石:上海、杭州这样“破局”
- 上海浦东:政府补贴街道,在架空层新建“住户产权充电柜”,业主刷卡用自己家电,0.52元/度,统一加装温度传感+喷淋+保险丝,火灾零发生。
七、专家声音:让“平价电”回归老百姓
中国能源研究会研究员张晨认为:
“电动自行车充电贵,本质是‘最后一公里’设施缺位+垄断经营。只要明确‘谁投资、谁受益、谁负责安全’,技术方案成熟:
1. 集中独立仓+烟感+自动断电;
2. 电表后出线、独立线路、独立计量;
3. 政府出台指导价:电费+服务费不高于居民电价50%。
八、记者手记
高价公共桩不能成为“唯一安全选项”。当居民愿意自己掏钱装消防合格的充电柜、只想用“自家0.52元的电”时,政策就该给他们一条合规的“出路”,而不是用封条和高价把需求逼到“飞线”与“上楼”。
毕竟,真正的安全,是让老百姓心安理得地用上平价电,而不是把电动车充电变成一门“暴利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