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的喧嚣渐次褪去
昆山高新区的乡村
正以一场
别开生面的“农文旅融合”实践
塑造“我在昆山城里有点田‘Tian’”
农文旅品牌
重新定义田园生活的意义
🌾🌾🌾
这里
泥土的芬芳与文化的气韵相拥
农耕的厚重与旅游的活力共振
🌱🌱
一粒米的全链条体验
一池荷的生态经济圈
一捧咖啡的城乡对话
乡村不再是传统印象里的“远方”
而是成为承载诗意生活
激活产业动能的新空间
近期,位于群星村核心区域的漫谷田园综合性农耕体验中心正式开园,这个全新的农文旅目的地,瞬间成为了周边游客的热门打卡点。它融合深度农耕体验、趣味研学实践与田园餐饮休闲等多元功能,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田园生活的大门。
群星村的蝶变,始于对“一粒米”的价值重构。从田间到舌尖,从种植到研学,再到观光休闲,“一粒米”串珠成链,撑起了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大格局。
来到群星村,游客们可以亲身参与育秧、插秧、收割、碾米等农事环节,完整体验从“一粒米”到餐桌的全过程,深刻感受农耕的辛劳与收获的喜悦。“在这里,我们以‘一粒米的前世今生’为主轴,让孩童从旁观者变为田间主角,学习稻米知识,了解悠久的农耕文化,让‘珍惜粮食’的观念深深扎根于心中。”群星村党总支书记赵佳说。
农文旅融合,构建全链条消费场景。在夯实一产基础上,群星村着力拓展“农业+文旅”的多元业态,依托四季稻田景观,打造观光栈道、观景平台等设施,在广阔的田园画卷中,游客们可以尽情放松身心。运营顺畅的群星营地为游客提供了露营的优质选择,春赏绿浪、秋揽金黄,无论是田园风光还是艺术景观,随手一拍都是绝美大片。
“在餐饮方面,我们星火小院推出多种农家菜品,食材取自本村农田,形成了‘生产可参观、产品可消费、场景可体验’的全链条模式。”群星村党总支书记赵佳表示,群星村从“一粒米”延伸出贯通三产、惠泽乡村的振兴“稻”路,这条特色“稻”途,正展现出“以文塑旅、以旅兴农”的无限可能与蓬勃生机。
清晨五点的南渔村,“渔戏莲叶南”基地已是一派繁忙景象。花农们穿梭在翠绿荷塘中,熟练剪下含苞的荷花与饱满的莲蓬,一捆捆新鲜作物正整装待发。谁能想到,这片生机盎然的荷塘,两年前还是一片沉寂的荒废鱼塘。如今,南渔村以“荷花”为钥,不仅打开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大门,更蹚出了一条特色产业驱动的富民之路。
不同于传统种植模式,南渔村的荷花是“太空莲36号”品种,采用“莲渔共生”系统,外缘2米宽的水沟里养殖着鲢鱼、鲫鱼等品种,荷花净化水质,鱼粪为荷花提供养分,形成“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良性循环。
产业发展的红利,实实在在流进了百姓口袋。不少南渔村村民经过培训,熟练掌握了荷花采摘标准、田间管理等技能,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今年,随着昆山文体活动的火热开展,大量外地游客涌入,南渔村抓住机遇,在奥灶馆门口摆起荷花市集。10多位60岁左右的村民成为“银发销售员”,他们热情的服务和实惠的价格,让荷花市集备受追捧,单日最高销售额突破5000元。上海、苏州等地的生鲜订单接踵而至,昔日不起眼的荷花莲蓬,成了村民手中的“致富花”“金莲子”。“村里还为村民开设服务礼仪、摄影直播等培训课程,如今这些阿姨们都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南渔村党支部书记陆雅妮说道。
如今,南渔村的荷塘早已不止是种植地。夏日里,荷花点缀水面,清风拂过,荷香沁人,吸引着居民游客来此拍照打卡、休闲散心。站在荷塘边,陆雅妮指向正在施工的区域介绍:“那边是垂钓区,这边要建咖啡馆,旁边规划了窑烤面包房。”随着荷花经济声名鹊起,南渔村正加速完善产业链条,不仅拓展鲜品销售,更着手研发莲子羹、荷叶茶等深加工产品,南渔村的荷花产业不断升级。
正如陆雅妮所说:“一池荷花带活一个村,我们要让荷香一直飘向更远的地方。”
清晨的阳光刚漫过昆山高新区现代农业园(白渔潭片区)的稻浪,大公村的“田间课堂”就飘起了第一缕咖啡香。这个嵌入“白渔潭”的空间,正用咖啡醇香消解着城乡的边界,也悄然编织着大公村借势发展的蓝图。
“白渔潭片区是昆山高新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我们大公村紧邻这片区域,这是很好的发展机会。”大公村党总支书记孙扬说道。在他看来,白渔潭片区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而大公村要做的,就是当好这个磁场的“配套服务区”,让群众在感受白渔潭现代农业魅力的同时,能在这里找到不一样的田园体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公村在休闲体验上巧下功夫,细致设计“迎丰骑行”“乡野畅跑”等特色路线,路线与白渔潭的农田相伴。春季,嫩绿的麦苗在田垄间铺展开来,微风拂过,一块块绿丝绒泛起层层绿波。夏季,收割层层叠叠的金色麦浪,种下充满希望的青嫩稻秧,一派生机勃勃。秋季,整个田野再次变成了金色的海洋,稻浪翻滚,沙沙作响,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咖啡是昆山一张亮丽的新名片,我们也想借着这股咖啡香,让香气弥漫着这片田园,同时让骑行、跑步的人们能随时停下来,在稻田间品味一杯带着乡土气息的咖啡,感受运动与悠闲的完美融合。”孙扬说,为此大公村引入“小鱼儿咖啡”,还以“田园”为背景,举办田间读书分享会,让书香浸润土地,用文字串联起城市与乡野,打造“咖啡品鉴+田间课堂+读书会+田间骑行+马拉松驿站”的复合体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