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婚礼晚宴
#wd \&
\I'Zc] 镇上的柏油路刚铺好那年,我和于修一起去县城念高中。他爸是镇上有头有脸的名人,骑着一辆崭新的嘉陵摩托车去送他,那阵势很是令路人羡慕,发动机突突一响,烟囱管道冒出一溜溜黑烟后就不见了;我父亲是县水泥厂的工人,骑着自行车载着我慢悠悠地艰难前行。到学校宿舍的时候,特意塞给我一条磨得锃亮的银质项链,链坠正面镌刻着一个“福”字符号,背面是“安”字,嘱咐我:“戴着,保好运的。” C&st7.
(k 也许有缘,三年高中生涯后,我和于修又都被东北的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了,我选报的专业是法学,于修选的是金融。报到那天,在法学院签到处撞见了于修。他穿着牛仔裤,上身是当时流行的皮夹克,头发挑染了几缕亚麻色,模样俊朗潇洒,身后跟着送行的家人从学校财经学院方向走了过来,大家相互一顿问候后,一起到校内的餐馆吃了饭,长辈叮嘱我俩在外面要搞好团结。于修同学胆大聪明,场面上会来事儿,是天生的焦点人物,没多少日子,他就有了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的头衔,他走到哪儿都像带着光环,身边总围着一群人,漂亮女生尤其多。 R P X`2zr 于修的兜里总揣着新款索尼牌随身听,那玩意儿在当时很贵的,周末还会带着相互走的亲近的女生去校外的西餐厅;而我多半在图书馆啃面包,或者帮教授整理资料赚点零花钱。毕业那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他穿着学士服和一群人在草坪上合影留念,看见我时挥了挥手,隔老远喊:“以后去深圳了联系啊!” o"FX+17 没想到这句客套话真成了我们后来的交集。他在深圳打拼的日子里都是顺风顺水的,后来他进了一家上市的光电公司,不到5年就坐上了公司财务总监的宝座。我则在张家界东奔西走,最好的回馈就是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一周也吃不了几顿饱饭,在这种窘境下,我和于修的联系渐渐淡了,像被雨水冲刷过后的粉笔字痕迹一样,其实,和他的关系本来也不怎么亲密的。 v\k,,sI (内容为虚构,待续) [!
q&r(-K ]EcZ|c7o9y
nSow$6T_
MUe'xK ^VIUXa
G9a%N ^hHeH:@
{UmCn>c 8k1r|s@d
ygW@[^g 'f}S,i +q
q5!l(QL. :fYwFD( 9 @r]s9~Lx9 48ma&f; =qtoDe iy#OmI>j YJ^ lM\/< h]MVFn{ -5cH$]1\ cMWO_$ qQcC[
50 bZ9NnSuH }J
?fJ( I:_*8el&d {^kG<v.vV QO7:iSZJ by
U\I5 iXm||?Rnx ,?`1ve_K< 7
h1"8#X uBTT {GGQ m3(T0.j0P -n
*>zGc :]^P^khK 9sCk\`n [ 此帖被雁塔在2025-08-01 16:2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