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901阅读
  • 2回复

[百姓话题]每一次探索都充满期待!昆山张浦的乡村惊喜“盲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南栀北辰
发帖
1156
昆币
23355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4小时前 , 来自:江苏省0==

在张浦的乡间

每一座村庄都像一枚等待被拆开的“盲盒”

外表是江南水乡的温婉底色

内里却藏着截然不同的惊喜

这里没有“复制粘贴”的模板

只有“一村一规划”的巧思

让每一次探索都充满期待


图片

七桥的新模样,是顺着范基江的水脉慢慢长出来的。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契机下,设计师们把村民的心愿揉进改造方案里,从“道路、绿化、农房、景观、水网、小品”精雕细琢,是乡村建设最温暖的注脚。全村超90%的农房翻建率,让这份雅致成了村里的日常风景。


图片


最让人称赞的还是村里的梨。借着乡村改造的劲头,七桥村不断探索乡村建设及运营的新模式,打响“千亩梨园”品牌。乡土的深厚底蕴裹着现代的新兴活力,就像枝头的梨子,慢慢酿成了日子里的甜。


图片


图片

行走在林庄,脚步会不自觉慢了下来。借着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这里的“江南灵秀”有点不一般。新建的房子把太阳能板嵌在屋顶,空调机位藏在墙侧,不突兀、不抢镜;施工时挖出来的三合土也没浪费,铺在了场地地基下;停车位改造时,特意用了能透水的地砖,下雨天再也不见积水,这“海绵”般的特性,让村子住着更舒服。


图片


现在村里又添了件方便事,天然气通进了村民家的厨房,亮黄的管道顺着墙根走,干净又省事,往后炒菜做饭,再也不用扛煤气罐,拧开阀门就能用。


图片


图片

金华村的惊喜,从一块腊肉开始。青石墙边的老作坊里,保留着百年腊肉腌制技艺,却未止步于传统。当乡村建设的春风拂过,把一块腊肉的“生意经”念出了新花样。


图片


沿着村子的水巷小路,产业空间悄悄融进了水乡景致里,一点都不违和。规划围着“田园客厅”做文章,把“画匠文化”的灵、“腊肉文化”的香、“集体文化”的暖,糅合成别具一格的“田园综合体”,让这里从过去靠水吃水的农耕村,如今成了人人参与、齐心打理的特色文化村,日子过得既有烟火气,又有新奔头。


图片


图片

在尚明甸,很容易被它的“双面气质”打动。一面是“江南圩田”的温柔,一面是“乡野硅谷”的鲜活,更新时这两样特色都没丢,反倒用保护性开发,把“乡村+科创”的故事讲得更加生动。环境整治是顺着河边展开的,清了水、整了岸,顺带把公共空间也改得舒服。10余家科创企业“隐居”于白墙黛瓦间,闲置的集体土地也没浪费,改成了民宿、餐饮、露营基地,配套一下就全了。


图片


明代古桥聚福桥依然静静卧在河上,多元化科技新锐彼此碰撞,在这里,古老村落与年轻创意共生共长。


15eae53ecff12f98a55721c5e845db27.jpg


图片

村庄依姜里潭而建,形如太极,这里见证了6000年前的人类活动,如今还能寻到“姜里八景”的部分旧迹。改造时,消失许久的凤凰墩被重新修建,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原来的姜里乡堂也翻建一新,重新优化了布局,摇身变成公共服务中心。城里常见的便利服务,在村里也能轻松享受到,让村民的日子更舒心。


微信图片_20251023161940_835_4.jpg


“村外有水,水中有村”的独特地貌,都在诉说着过往,响铃桥挂起的福铃,摇出了千年的民俗记忆,这些历史遗存都成了乡村旅游的亮点,让太极水村的故事越传越远。现在,“食物营养健康村”在这里落地生根。村里顺着这个方向,慢慢搭起“健康+农业”的产业链,低GI水稻、富硒玉米这些带着“绿色标签”的作物,一茬接一茬地迎来了丰收。“姜里康禾”公共品牌也成功注册,正一步步试着把“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营养保障模式做起来,村内“健康触手可及”的氛围愈发浓厚。


图片


图片


在张浦

乡土从未老去

“古”与“新”

拧成姿的绳

下次漫步乡间

你会发现

转角处永远藏着下一份惊喜



来源:源启张浦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帅哥离线双鱼猫咪
发帖
4078
昆币
8068 枚
沙发  发表于: 4小时前 , 来自:江苏省0==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帅哥在线jztlqyd007

发帖
15450
昆币
52176 枚
板凳  发表于: 3小时前 , 来自:江苏省0==
  


漂亮!1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